住宅地震對策兩大主流
「制震」與「隔震」是台灣建築業界當前用來對抗地震、保護建築物的兩大主要手法,這兩個名詞同時也常見於市場上的建案銷售文案。請讓我們帶您看看,這些關係到您住宅安全的技術,如何為您的家提供保障。
簡單說,制震是透過「制震裝置」協助減緩地震搖晃強度,減少對建築結構的破壞;隔震是透過「隔震墊」吸收與緩衝地震搖晃強度,藉以獲得對建築的保護作用。但最終都必須回歸到建築結構設計,甚至是地質上,因為,不管是制震還是隔震都是輔助性質,結構體本身設計的耐震程度、用材選擇與施做、建築在什麼樣的地質上,是否有其他補強措施,最後才共同決定建築本體安全程度。
制震
「制震效果」是透過制震裝置在建築結構上的安裝,使建築結構在地震發生時,承受搖晃程度能夠因各種制震器的協助,達到減緩傷害、穩定結構的目的。需要關切的是,制震裝置的設置,必須要達到1/2以上樓層數,才足以發揮效能。
所謂的「制震裝置」主要包含了「阻尼器」、「制震壁」(也稱「黏彈阻式尼器」)與「制震柱」(又名「斜撐」),依據結構設計進行安裝。制震壁是以兩片鋼板,中間置入「黏彈性材質」用來吸收地震搖晃力道,常被設置在建築壁面上;制震柱/斜撐則會安置在梁柱對角位置上,由於制震柱具有彈性,故能夠協助消耗震動能量,進而減緩結構受損。最後,「阻尼器」種類很多,常被安置在樓層與樓層之間,主要是透過阻尼器的活塞及油壓設計進行緩衝,緩和地震搖晃對建築結構的傷害。
左為「制震壁」(又名:黏彈性制震阻尼器),右為「制震柱」(又名:斜撐)
(圖片出處:http://明日博.tw/building.html)
透過各類制震裝置的互相幫助,對水平或上下震動力道,共同協助消化,減低建築結構本體所承受的地震震度,達到對建築結構的保護。
隔震
「隔震效果」是建立在被安裝的隔震墊上,而隔震墊常被設置在建築本體的底層,或說被結構設計設定做隔震層的低樓層,並在「被設定為隔震層」的那一層結構柱底設置隔震墊,分隔建築主體與地層,於是當地層搖晃震動,必須先經過隔震墊,才能夠傳達到建築本體,於是多數震度將在隔震墊上受到減損,震度隨之受到抑制,有效減緩地震震度對建築結構的傷害。
隔震墊(圖片出處:https://welllink.com.tw/橡膠隔震墊)
值得留意的是,隔震墊必須更換,定期或是地震過後,都必須重新檢查,做更換動作,且隔震建築的結構設計也相對麻煩,更換隔震墊同樣成為一件定期發生的重要工程,同時,費用也更形昂貴,且每逢隔震墊生命週期步入尾聲時,就必須有這樣的支出,消費者當對於「隔震宅」的居住成本,多加考量。
建築結構設計才是重點
建築安全最終回歸在結構設計上,制震、隔震都是輔助工具,同時結構方式、紮實不紮實、地質都是很重要的住宅安全因素。土壤液化、順向坡等不利於建築承載的地質條件,或是鋼筋紮是否確實、耐震彎鉤是否到位、是鋼骨結構還是鋼骨鋼筋混凝土結構,都必然影響一棟建築對地震的承受能力。在這些主力因素後,輔助工具的附加,才有發揮的餘地,消費者在選購住宅時,應當著眼建築本體的安全條件,比如建築安全履歷、耐震標章、結構設計、耐震等級等,加入您購置住宅時的評估指標,才是辨別建築安全度的根本之道。